我喊你一声“孙悟空”,你敢答应吗?| 大圣的身世之谜
微信ID:ibookreview
『与489000智慧型微友同路同行』
按:最近,先是有了“六小龄童今年春晚的节目被毙”的假新闻,后又得知央视从未考虑过在猴年春晚请我们的正统“大圣”六小龄童,群众们的神经就这么被挑逗起来了——大家非要看六小龄童上猴年春晚。
1986年央视播出《西游记》后,六小龄童的孙悟空形象成为经典。从此,这个独特的造型深入人心,在不少人心中,一说到孙悟空,就会想到这只毛发金黄,穿着虎皮裙,抓耳挠腮,经常眨眼的猴子。六小龄童在一则最近播出的广告视频里说自己想要“把快乐带给千家万户”。然而当代的影视改编在带给观众快乐的同时,也使观众离孙悟空的原始形象越来越远。其实,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设定到底来自于取经和尚,中国猴妖还是印度猴神,他的性格到底是玩劣不堪还是佛性十足,一切都尚待争论……
《西游记》第一回写道:“花果山山顶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这个石猴就是火眼金睛,本领高强,无往不胜的孙悟空……然而,为什么作者会创造出一只从石缝中蹦出来的,神通广大的猴子呢?这只猴子的原型又是什么?其实,孙悟空的形象设定源流一直是学界争论的话题,形象也经历诸多演变,才成为我们如今所熟知的样子。
悟空从哪来
由鲁迅和胡适的孙悟空“国籍”之争说起
1922年,鲁迅先生在1922年8月21日致胡适的信中说,《纳书楹曲谱》 所摘《西游记》杂剧“两提‘无支祁’(也作巫枝祁)……作《西游》者或亦受此事影响。”总而言之,鲁迅先生认为孙悟空乃是正宗国产,来源为上古妖猴无支祁。
无支祁曾被诸多古代典籍所记载,相传为淮涡水怪,面貌类似猿猴,火眼金睛,经常在淮水一带兴风作浪,危害当地百姓,大禹治水时无支祁作怪,惹恼大禹,于是大禹命令神兽夔龙将它擒住,并用铁索将其锁住,镇压在了龟山之下。与《西游记》一书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的故事情节颇为相似。
淮涡妖怪无支祁
无支祁的外貌 “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李汤》中记载的故事是这样的:楚州刺史李汤偶然间把镇压无支祁的铁索搬动,结果惊浪翻涌,冒出来一只巨兽,白首长鬐,雪牙金爪,闯然上岸,从眼眶、鼻子、耳朵等七窃处水流如泉,唾沫腥秽,使人们不能近前。巨兽蹲了一会,闭目养神,正当人们仔细观察时,它突然睁开双眼,目光如电如炬,环顾四周,显出将要暴发狂怒的样子。岸上众人见状不妙,奔走逃亡,无支祁才又徐徐入水而去,不再出来。
然而胡适却持不同意见,他认为孙悟空乃是“舶来品”。1923年,胡适于在《<西游记>考证》中列举了《罗摩衍那》(Ramayana,胡适译作《拉麻传》)中记载的印度猴神哈奴曼事迹并说:“我假定哈奴曼是猴行者的根本。”此前他还推测“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
哈奴曼是印度教神话中最著名的猴子,面如红宝石,毛色金黄,身躯高大,尾奇长,吼声如雷,力大无比,可移动山岳,可捕捉行云,可倒空江海。哈奴曼得道于始祖大梵天的真传,善于腾云驾雾,聪明非凡,其面容和身躯还可随意变化,功夫与法力举世无双,天地三界中任何妖魔鬼怪都无法与他匹敌。
印度神猴哈奴曼
1986年陈邵群、连文光发表《试论两个神猴的渊源关系——印度神猴哈奴曼与中国神猴孙悟空的比较》一文,声援“进口孙悟空”的说法,还比较了孙悟空故事和《罗摩衍那》的剧情相似性。如哈奴曼曾经变成一座湿婆庙,用尾巴化作一座护身的堡垒。而孙悟空在与二郎神的斗法中也有变成一座土地庙的细节。又如哈奴曼曾用钻进妖怪肚子的办法杀死过女罗刹西弥迦,而孙悟空也用同样的方式制服了铁扇公主。再如,哈奴曼不把天神的任何权威放在眼里,面斥罗婆那。而孙悟空则大闹天宫、扰乱冥府,骂玉帝、怒如来。
此外,孙悟空和哈努曼还有其他相似的地方:
2. 太阳似的眼睛放射万道金光,能辨识妖魔3. 虎头如意金棍
由此可见,哈奴曼与孙悟空的形象有不少共通之处,很难说是巧合。然而,鲁迅先生等研究者也根据历史资料提出,在《西游记》创作时代,哈奴曼的形象应该还没有传入中国。孙悟空到底是因为相近地域文化重叠而在巧合下同时产生的神猴形象还是引进自外国宗教经典的“山寨版”,至今仍是一个谜。也有不少学者折中了两种说法,认为孙悟空是一个“混血”。例如,中国神话研究家袁珂先生就指出:“大抵哈奴曼既为印度民间艳传之英雄,其事迹复经演为戏剧,则流传中土,作者取以为本主角造像,亦属可能。又缘承恩生长淮安,而无支祁神话之产生地复正属淮泗区域,则作者从而获得暗示,以创此一伟大神话英雄,亦在情理之中。”
佛家故事背后的泼猴
孙悟空艺术形象变迁史
《宋高僧传》卷第三曾记载一名僧人,叫做释悟空。他是京兆云阳人,原姓车,名奉朝,是后魏拓跋的远裔。他从小天资聪颖、孝顺父母,出家之前即官拜左卫泾州四门别将。他奉命护送罽宾国(汉西域国名,今中东克什米尔一带)使臣回国,在宾国都城突患疾病。他病中发愿,痊愈之后即出家为僧,并在各地流浪,遍访名寺名塔。到龟兹的莲华寺之后,他潜心翻译,将《梵本十地回向轮十力三经》翻译成中文。贞元五年,六十余岁的悟空才回到京师,进上佛牙舍利,入章敬寺修行。悟空取经的故事被不少人看作是孙悟空取经这一设定的可能的源头之一。
有学者认为,在“取经”故事漫长的流变过程中,人们逐渐将释悟空的名字与传说中唐僧取经话本中“猴行者”的名字联系并捏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孙悟空”的艺术形象。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吴承恩生活在一个佛教思想极其盛行的年代,而《西游记》中也有不少关于佛教哲理的隐喻。比如古人常用猿猴的攀缘跳跃形容心念不安分,“心猿意马”一词即可见一斑。孙悟空被不少人看作是“心猿”的象征(在《西游记》中“心猿”两字出现次数多达三十三次)。为了修行和约束动荡的心性,孙悟空带上了头箍。还比如《西游记》第十四回,孙悟空认了唐僧为师,护他西天取经的路上遇到六个毛贼——“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身本忧”、“意见欲”。这六个毛贼的名字乃是佛经中六根不净的表现,被孙悟空全部打杀。最后,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后,顽劣不堪的心猿悟空已六根清净,修炼为“斗战胜佛”“。
可以看出,《西游记》中的大圣是一个由”猴“到”人“,由狂野粗俗到圆满领悟的修行者。然而,孙悟空的形象却并非一贯如此,而是有着令人惊异的变化。
唐僧取经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之后,各朝各代均有不同版本的话本。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其中猴行者为主要人物,有过偷蟠桃等”劣迹“,一般被认为是大众所熟知的孙悟空的前身。
故事说的是西行取经的法师遇到了一个白衣秀才,秀才拦住法师问他是不是取经,并说:“我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我今来助和尚取经。此去百万程途,经过三十六国,多有祸难之处。”法师回答:“果得如此,三世有缘,东土众生获大利益。”于是,当时就改称秀才为“猴行者”(“行者”在佛语中指的是出家而未经过剃度的佛教徒)。然后行者即与法师一起共往西天。
与宋代相比,元代是《西游记》成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一时期除了有《西游记平话》等话本之外,还有不少戏曲,如金院本《唐三藏》、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元末明初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等。
杨景贤杂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家里人口众多:“大姊獅山老母,二妹巫枝祇圣母,大兄齐天大圣,小圣通天大圣,三弟耍耍三郎。”这个版本中的孙悟空是“通天大圣”,“齐天大圣”是孙悟空的哥哥。他们全家“喜时攀藤揽葛,怒时搅海翻江”,过得逍遥自在。孙悟空尤其无法无天,闲时 “盗了太上老君炼就的金丹九转炼得铜筋铁骨,火眼金晴,靝石屁眼,摆锡鸡巴” 。后来,虽然玉帝派天兵天将围剿他,他却一直英勇奋战,不倒旗鼓。战败受俘,被压山下后,仍然反心不泯。当唐僧把他救出来时,他立刻想回花果山去。不仅如此,这个孙悟空妖气尚在,又色性未泯。他和金鼎国女子结为夫妻,还在路过火焰山时调戏了美貌的铁扇公主,致使铁扇公主发怒,不肯借扇子给他。
从这个角度上看,《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也并非”正统“,乃是对民间各色传说的一种综合与改编。而后世各种看似荒诞离奇的西游恶搞和演绎,不管对紫霞仙子”动了凡心”的孙悟空还是为了救小孩江流儿变身大圣的孙悟空,倒未必有那么离谱了。
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中,孙悟空和紫霞仙子有一段恋情
总而言之,孙悟空这一形象所承载的感情和文化,着实太多。而无论喜欢的是“哪一款”孙悟空,人们或许都会感慨于有一只自由自在的猴子曾经豪迈地说:“一自开天辟地,两仪便是吾身。曾教三界费精神。四方神鬼怕,五岳鬼神啧。……九天难捕我,十万总魔君。”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阿莫,编辑:禽禽,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挺一下坚持原创的书评君
▼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精彩内容
年度好书 | 四月好书 | 红镜头 | 聂隐娘 | 同性恋群像 | 马克·吐温 | 康夏 | 权力的游戏 | 小王子 | 孤独图书馆 | 黄家驹 | 腋毛禁忌 |二十四节气 | 伍迪·艾伦 | 夏日翻书 | 禁烟令 | 玛丽莲·梦露